1. 簡述痰證與血證的主要治療原則和代表葯物
這個課題太大了,幾千字也說不完的。
痰證,病證名。痰,古作「澹」或「淡」。泛指痰濁之邪滯留於體內的病證,包含較廣。
痰與飲常兼並發病,《金匱要略》有專篇論述。《諸病源候論》則記述了寒痰、熱痰等痰證。朱丹溪謂:「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凡痰之為患,為喘為咳,為嘔為利,為眩為暈,心嘈雜、怔忡、驚悸,為寒熱腫痛,為痞膈,為壅塞;或胸脅間漉漉有聲;或背心一片常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見《丹溪心法》)。《症因脈治·痰證》:「痰之為病,變化百出,皆內因七情,外感六氣,中宮失清化之令,薰蒸結聚而成。須分所兼之邪治之。」《醫林繩墨》卷二:「人之氣道,貴處清順,其痰不生。設若窒塞其間,痰必壅盛。或因風、寒、暑、濕、熱之外感,或因七情、飲食之內傷,以致氣逆液濁,而變為諸症之所生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景岳全書·雜證謨》:「五臟之病,雖俱能生痰,然無不由乎脾腎,蓋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所以凡是痰證,非此即彼,必與二臟有涉。」臨床上根據痰飲因、證和部位的不同,又為分風痰、寒痰、濕痰、燥痰、熱痰、虛痰、實痰、氣痰等病證。
血證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火熱熏灼或氣虛不攝,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於口鼻諸竅,或下泄於前後二陰,或滲出於肌膚所形成的一類出血性疾患,統稱為血證。也就是說,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稱為血證。在古代醫籍中,亦稱為血病或失血。
血證是涉及多個臟腑組織,而臨床又極為常見的一類病證。它既可以單獨出現,又常伴見其他病證的過程中。中醫學對血證具有系統而有特色的理論認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形成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方葯,對多種血證尤其是輕中度的出血,大多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早在《內經》即對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較深入的認識。有關篇章對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嘔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證作了記載,並對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證的預後有所論述。《金匱要略·悸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最早記載了瀉心湯、柏葉湯、黃土湯等治療吐血、便血的方劑,沿用至今。《諸病源候論,血病諸候》將血證稱為血病,對各種血證的病因病機作了較詳細的論述。《備急千金要方》收載了一些較好的治療血證的方劑,至今仍廣泛應用的犀角地黃湯即首載於該書。《濟生方·失血論治》認為失血可由多種原因導致,「所致之由,因大虛損,或飲酒過度,或強食過飽,或飲啖辛熱,或憂思恚怒」,而對血證的病機,則強調因於熱者多。《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亦認為失血主要由熱盛所致。《醫學正傳·血證》率先將各種出血病證歸納在一起,並以「血證」之名概之。自此之後,血證之名即為許多醫家所採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強調了行血、補肝、降氣在治療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景岳全書·血證》對血證的內容作了比較系統的歸納,將引起出血的病機提綱挈領地概括為「火盛」及「氣虛」兩個方面。《血證論》是論述血證的專書,對各種血證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均有許多精闢論述,該書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寧血、補血的治血四法,確實是通治血證之大綱。
2. 血液病的中醫辯證施治
血液病是指原發來於造血系統源的疾病,或影響造血系統伴發血液異常改變,以貧血、出血、發熱為特徵的疾病。中醫治療血液病,首當重視辨證論治。現代醫學對血液病的治療多應用激素、化療等方法,但副作用大,病人治癒率低、易復發。
3. 什麼是中醫學
我所了解的中醫就是望、聞、問、切
4. 中醫葯治療心律失常從哪些方面辯證主要治療原則是什麼
中醫對心悸的治療原則是根據病變的主要部位在心,證候表現為虛實挾雜,以虛為主的特點,制定以補虛為主,祛邪為輔的基本治療原則。然而中醫的整體觀念認為,心悸雖然病位在心,然而,五臟六腑的功能失調均能相互影響,相互波及。因而,還要視臟腑虧虛的程度不同,或是補益氣血之不足,或是調理陰陽之盛衰,以求陰平陽秘,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氣血運行調暢。這是補虛的主要方面。本病邪實方面,主要是以虛致實。如脾虛運化失調生痰,氣虛血循不暢致瘀,以痰飲內停及瘀血阻絡為常見病因。因此,健脾化痰滌飲,益氣活血祛瘀也是心悸的常用治療原則。其次,心悸又可引起不寐和眩暈等心神不安症狀,皆因心主神明,心主血,心氣通於腦之故。故治療心悸時常在補虛及祛邪的基礎上加用養心安神,或鎮心安神,補益心血的方葯。
因此,臨床治療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時,以益氣養血,滋陰溫陽,健脾化痰滌飲,活血祛瘀及養心安神,鎮心安神為原則。
5. 中醫治療高脂血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高脂血症的主要方法高脂血症目前發病率逐年上升,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發生的促進因素。中醫認為本病是因痰濕、濕濁及痰瘀所致,主要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運用以下方法,可獲滿意療效。
益氣健脾祛瘀降脂法
用來治療原發性高脂血症患者,其發病機理為先天脾胃虛弱,脾胃運化輸布水液功能失調,以致痰濕內生,血脈瘀阻而發病。運用益氣健脾祛瘀降脂法,可振奮脾胃,疏通脈絡,達到降脂目的。常用葯物為黨參、白術、茯苓、黃芪、赤芍、當歸、丹參、生山楂、桃仁、紅花等。痰濕重者,加陳皮、法半夏、澤瀉、鬱金;瘀阻甚者,加蒲黃、大黃、三七;胸悶胸痛明顯者加全瓜蔞、薤白、延胡索。
化痰(祛痰)活血降脂法
主要用來治療繼發性高脂血症患者,為過食肥甘厚味,滋生痰濕而發病。患者體形多見肥胖,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舌苔厚膩。故擬化痰(祛痰)活血降脂法,常用葯物為蒼術、白術、半夏、茯苓、鬱金、薏苡仁,膽南星、丹參、生山楂、蒲黃、澤蘭、川芎、桃仁、紅花等。氣虛者可加黨參、黃芪;肝腎不足者可加何首烏、黃精;血虛者可加當歸、赤芍。
滋肝補腎降脂法
一些原發性高脂血症體形消瘦者,其發病多為素體肝腎陰虛所致,故擬滋肝補腎降脂法治療。常用葯物為何首烏、黃精、桑寄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草決明、澤瀉等。若兼肝陽上亢者,加珍珠母,或鱉甲、龜甲。
滋肝補腎活血降脂法
有些高脂血症患者,本因肝腎陰虛而發病,卻屢次使用化痰燥痰之劑,致使肝腎精血更傷,陰涸成瘀,形成陰虛夾瘀症。故在治療上既要滋肝補腎,又要活血化瘀,常用葯物為何首烏、黃精、桑寄生、桑椹子、澤瀉、丹參、生山楂、赤芍、當歸、劉寄奴、澤蘭、大黃、紅花、水蛭等。兼氣虛者,加太子參、黃芪;兼痰濕者,加鬱金、石菖蒲。
滋肝補腎祛瘀清熱利濕降脂法
部分原發性高脂血症患者本屬肝腎陰虛的體質,卻偏又喜肥甘厚味,嗜酒酗酒,造成濕熱內生。症見頭暈耳鳴,腰酸膝軟,心煩失眠,口乾口苦,舌苔厚膩而黃,舌有瘀點、瘀斑。故擬滋肝補腎、祛瘀、清熱利濕降脂法,常用葯物為何首烏、枸杞子、冬蟲夏草、桑寄生、生山楂、草決明、丹參、姜黃、茵陳、澤瀉、黃柏、黃連、大黃、石菖蒲等。
清肝利濕降脂法
有些高脂血症患者,既嗜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又沉溺於酗酒之樂,終致肝失疏泄,濕熱蘊積而發生本病。其不僅血脂升高,並有脂肪肝。症見體形肥胖,口乾口苦,脅肋脹滿或疼痛,頭暈心煩,舌質紅、苔厚膩而滑。故擬清肝利濕降脂之法,常用葯物為茵陳、梔子、黃柏、澤瀉、龍膽草、黃芩、山楂、草決明、鬱金等。
6. 中醫治病的原則是什麼
中醫認為,人有自我恢復能力。非常強大。中醫治病只不過是把影響陰陽平衡的因素戒掉。或者從正面輔助陰陽平衡。讓肌體得以自我修復。
7. 中醫治療血液病的效果好不好
中醫真的能抄治血液病?確實有效襲
一、降低血液病復發的概率:很多患者接受高強度化療之後會有免疫力下降的問題,因更容易感染而有血液病復發的可能,因此血液病患者化療後需要通過中醫葯來調節免疫水平並促進機體恢復基礎免疫力,此時中醫葯發揮出扶正祛邪和排毒等效果並提高血液病患者生存質量,鞏固治療效果或延緩疾病的發展,阻止血液病的復發。
二、降低耐葯性:血液病患者在服用或使用西葯過程中都會產生耐葯性或抗葯性並影響治療的效果,這個時候中醫葯就發揮出作用,在西醫基礎上融入中醫葯可以恢復血液病患者細胞對西葯的敏感性,使血液病患者可以繼續得到有效的治療。
預三、防血液病的並發症:血液病患者造血系統異常且免疫系統遭到了破壞,很容易有感染等嚴重的並發症問題,此時中醫葯可以從預防並發症的角度出發,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也可以減輕經濟上的負擔。
8. 中醫上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的是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中醫學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的內容包含兩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變。即在未得病的時候,加強調養,防止疾病的發生。發生疾病以後,就要注意遏止疾病向深層次發展。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關鍵在於注重養生。扶持人體正氣,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同時有效地做好防範。《素問》中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內經》強調預防疾病發生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精神修養,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緒;二是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躲避病邪的侵襲;三是注意生活調適,飲食有節,力戒偏嗜,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從而提高抗病能力,使機體遠離疾病。另外,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里,還可採用葯物進行消毒防病,如用雄黃、艾葉、蒼術等熏煙以防疫癘。
(二)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指對疾病要積極地進行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其一定的發展傳變規律,如傷寒論的六經傳變、臟腑辨證中的臟腑傳變、衛氣營血辨證中的傳變等,我們在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傳變規律以後,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就要積極預防,阻斷病邪的深入。如《金匱要略》所說:「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謂「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早治、注意防變對於控制疾病的發展,減輕疾病的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標本論治
「標」和「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多種含義,可用以說明病變傳變過程中各種矛盾的主次關系。標,即現象;本,即本質。標與本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標本的含義是多方面的。從正邪兩方面來說,正氣為本,邪氣為標;從疾病而說,病因為本,症狀為標;從病位內外而分,臟腑為本,肌表為標;從發病先後來分,原發病(先病)為本,繼發病(後病)為標。總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義;「標」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義。標本的原則一般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和標本同治三條。
(一)急則治其標
指「標」危急,先採用治標的原則,多採用驅邪的方法進行治療,若不及時治之,會危及病人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如脹滿、大出血、劇痛等病,皆宜先除脹、止血、止痛。正如《素問標本病傳論》所說:「先熱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小大不利,治其標。」待病情相對穩定後,再考慮治療本病。
(二)緩則治其本
指「標」不甚急的情況下,採取治本的原則,即針對主要病因、病證進行治療,以解除病之根本。如陰虛發熱,只要滋陰養液治其本,發熱標乃不治自退。故《素問標本病傳論》說: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乃治其他病。」
(三)標本同治
指標病本病同時俱急,在時間與條件上皆不宜單治標或單治本,只可採取同治之法。如腎不納氣的喘咳病,本為腎氣虛,標為肺失肅降,治療只宜益腎納氣,肅肺平喘,標本兼顧。
標本論治還必須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即謂治療尋找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這是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醫者必須透過現象找到疾病之本質所在,然後針對其本質進行治療,只有從根本上除去了發病原因,疾病的各種症狀才會得以徹底消除。
疾病的標本關系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因此,在臨證中要認真觀察,注意掌握標本轉化的規律,以便正確地不失時機地進行有效的治療。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邪氣斗爭的過程。正氣充沛,則人體抗病能力強,較少罹患疾病,或者患病較輕;若正氣不足,疾病就會發生和發展,因此,治療的關鍵就是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好轉或痊癒。各種治療措施皆離不開「扶正」與「祛邪」這兩方面。
(一)扶正
扶正即使用扶助正氣的葯物或其他療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這種「扶正以祛邪」的原則,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方法。
(二)祛邪
祛邪即使用葯物或其他療法,以祛除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這種「祛邪以扶正」的原則,適用於邪氣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運用,包括攻下、清解、消導、催吐、發汗等不同方法。
總之,運用扶正祛邪這一原則,要認真細致地觀察邪正消長的盛衰情況,根據正邪雙方在疾病過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後,靈活地運用。單純扶正僅適用於正虛為主者,單純祛邪僅適用於邪盛為主者,先祛邪後扶正則適用於邪盛而正不甚虛者,先扶正後祛邪則適用於正虛而邪不甚者,扶正與祛邪並用則適用於正虛邪實者,即所謂「攻補兼施」,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四、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又稱「三因制宜」,指的是治療疾病必須根據季節、地區以及人體各方面的不同而制定相應適宜的治法。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深受自然氣候和地域的影響。人體自身的因素也決定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如年齡不同、體質不同、性情不同、飲食調攝不同,則疾病的發生、發展皆不同。
(一)因時制宜
因時制宜指不同季節治療用葯要有所不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夏暑之季,酷暑炎炎,腠理開泄,用葯應避免過用溫熱葯,以防開泄太過,損傷氣津;嚴冬之時,腠理緻密,陽氣內藏,用葯應避免過用寒涼葯,以防折傷陽氣,故皆曰「遠」之。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即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來考慮不同的治療用葯。如我國西北地高氣寒,病多寒證,寒涼劑必須慎用,而溫熱劑則為常用;東南地區地處氣熱,雨濕綿綿,病多濕熱,溫熱劑必須慎用,寒涼劑、化濕劑較為常用。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指治療用葯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成人葯量宜大,兒童宜小;形體魁梧者葯量宜大,形體弱小者宜小;素體陽虛者用葯宜偏溫,陽盛者用葯宜偏涼;婦人有經、帶、胎、產之特點,用葯與男子則差別更大。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關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整體關系,又反映了人群的不同特性。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9. 中醫治療血精的特效葯
兼治,則精血自平。
知母含知母皂苷,有解熱、抗菌、鎮靜作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
黃柏其成分為小檗鹼,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色鏈球菌、大腸桿菌有效;
對血小板有保護作用,使其不破碎,還有利尿、鎮靜、解熱作用,入腎後,長於瀉腎火,清下焦濕熱。
槐花所含芸香苷,能降低毛細血管脆性,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縮短出血時間,有助止血,炒炭作用更明顯,具有涼血止血功能。
側柏炭有縮短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及涼血止血功能,
與白茅根、小薊合用增強清熱涼血作用。
黃芪、白芍、女貞子、五味子
枸杞子、生地、山葯、山萸肉
土茯苓合用,
補肝腎益精血,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因而取得了滿意的療效。